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8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808篇
林业   792篇
农学   459篇
基础科学   377篇
  887篇
综合类   4501篇
农作物   618篇
水产渔业   562篇
畜牧兽医   1229篇
园艺   807篇
植物保护   38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正进入变革发展新阶段,重点从创新及政策角度总结近20年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发展情况,分析全球农业装备科技创新的新机遇、新趋势,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需求,提出要走战略引领、目标导向、全链统筹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发展道路,推进产业基础技术、战略前沿技术、高效智能技术装备和绿色技术装备创新,发展新一代智能农业技术、产品、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与产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双免耕覆盖下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特征,研究了双免耕覆盖下麦田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冬小麦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与传统耕作(对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双免耕覆盖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土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在0~60 cm土壤中,双免耕覆盖下微生物总量平均较对照高68.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中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平均较对照高 27.3%和32.7%。双免耕覆盖下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44.2%,较对照增加了 61.7%;产量较对照提高18.4%,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3.
‘首领’是从观赏荷花‘钗头凤’芽变中选出的新品种,重台,小株型。立叶高20~30 cm,叶径13.5~26.5 cm×11~20 cm。花色为复色,花瓣外被18~22枚,内被122~140枚,花冠直径15.0~17.5 cm。着花密度较高,7~13朵·m~(-2)。  相似文献   
84.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85.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对8个豇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豇美人荚条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上应用;浙翠5号、超长压塌架早期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喜食浅绿条或青绿条豇豆的地区进行大棚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86.
泰山古树名木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山历史发展的见证,泰山的活文物,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古树健康监测系统主要采取目前最流行的B/S架构模式,使对古树的生长情况能够做到"一树一档案"的监测管理目标。同时增加GPS地图信息显示模块,使古树名木信息更能够直观的展示给工作人员。本文介绍了泰山古树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板块及功能,讨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该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结合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程特点,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在教材、教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结合生产实际的"车间实境课堂"教学法,主张将车间实际场景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万寿竹种子脱水过程中,发芽及部分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万寿竹种子贮藏及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室温硅胶干燥法获得45.90%、40.50%、38.07%、33.08%、27.26%、16.67%、14.63%7个含水量梯度的种子,以未干燥的种子(49.12%)为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各个含水量梯度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电导率、CAT、SOD、POD、AsA-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种子含水量保持在33.08%以上时,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发芽率,当含水量下降到33.08%以下时,种子发芽率和生活力开始显著下降.[结论]万寿竹种子不耐脱水,属于顽拗性种子,贮藏时含水量应保持在33.08%以上.  相似文献   
89.
卵泡从原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直至排卵、黄体发育等过程都受到精密的调控,产生大量的优势卵泡是绵羊产多羔及实现快速扩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相关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通过影响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生长,进而调控卵泡的发育成熟,对这些信号通路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探索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早日实现绵羊高效繁育。Notch是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度保守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各成员都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卵泡发育早期发挥了主要作用,还有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和跨带突触(transzonal projections,TZPs)等物理连接方式,在细胞间的交流通讯起到重要作用。作者详细介绍了Notch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间隙连接及跨带突触的结构功能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明绵羊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白菜型冬油菜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冬前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冬前温度下降,2个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变小,细胞间隙变大,叶片变薄;P_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叶片的P_n、G_s、T_r和CE均降低,而C_i均升高,说明是非气孔限制引起P_n降低。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发生了光抑制现象,表现为F_m和F_v/F_m下降,F_o上升。与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相比,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总周长较长,叶片较厚,P_n、F_m和F_v/F_m均较高,说明冬前低温条件下,天油4号光合能力较强,光抑制程度较弱。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的叶片气孔密度越大、气孔面积越大、气孔周长越长、叶片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越厚,光合能力越强,地上部生长越旺盛,品种抗寒性越差。本研究为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